|
浙江在线·教育新闻网04月28日讯 (实习生 李梦梦 记者 陈彩燕) 10月10日,“中国礼仪第一人”金正昆教授做客浙江外国语学院大礼堂。讲堂座无虚席,除了外国语学院的学生,更有不少市民特意赶来听“礼仪”。金教授以他特有的风趣的方式,通过现场提问几个生活中常见的状况,深入浅出地为听众讲授国际礼仪。
礼仪的“术”和“道”
“问题一:打电话时谁先挂?”金教授先向现场的市民抛出这个问题。
正如金教授预料的,大多数人的答案是让对方先挂,然而,这并不是正确答案。国际礼仪标准做法是地位高者先挂。主人和客人通话,客人先挂;长辈和晚辈通话,长辈先挂。
金教授认为,礼仪讲究“术”和“道”。“术”,即技巧。任何学问都有“术”的问题,人际交往中也需要技巧,包括穿着打扮、倒水、上座等,哪怕是名片上号码也是有“术”的,有国际交往经验的人一般会在自己的名片号码前加上“00”。
国际交往中也讲“道”。习主席在出访欧洲的时候就说过:“智者求同,愚者求异”。礼就是要求人们学会求同存异,君子和而不同。再如,一次一个学生问金教授什么叫成熟,金教授认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逐渐降低对别人的要求的过程。学会不给别人添麻烦,不给领导、父母添麻烦,孝顺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给老人添麻烦。第三点也是在涉外交往中非常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知道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时候,重要的不是改变对方,而是调整自己。所以必须要学会求同存异。你看不惯别人的时候就是在拿你的习惯要求别人,气度决定高度。第四就是换位思考。
金教授给礼仪下了定义:礼仪就是沟通之道,是在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艺术。世界外交大师说外交就是沟通,孔夫子的弟子在2500年前就说过:“礼,门也。”意思是说礼就是通往外界的门。
着装之“术”体现软实力
随后,金教授分别给男士和女士出了一道着装方面的题:男士到外企面试,穿着灰色或蓝色的西装,白色衬衫,应该打什么颜色领带?女性面试国际会议志愿者,接待某欧洲国家女领导人,穿着打扮有什么要求?
男士的这道题在互联网上曾有过测试,结果错误概率高达67%。标准答案是领带必须与西装同色。国际礼仪中着装有个基本规则,穿便装无所谓,穿正装的话全身颜色不得超过三种。涉外男人鞋袜有讲究,因为深色裤子黑色皮鞋,一般不穿白袜子。荀子讲:“礼者,养也。”即教养。礼仪也是一个人的软实力。
当然,打领带有时候还有特殊性,比如穿制服的人,有标志色。再者,喜庆活动可以打紫色领带,如开业剪彩、庆典仪式、参加两会等,但仅限于主角,这是可识别的。
对于女士的这道题,金教授提醒,首先一定要着裙装。国际礼仪中裙装才是正装,裤装是便装。其次要化妆。不一定要浓妆艳抹,但一定要有合适的妆容,这是尊重对方的表现。第三,不染彩发。黄皮肤黑头发是炎黄子孙的象征,代表一种国格。
沟通之“道”
那么,宴请招待又有何规矩?
招待别人吃饭有几点讲究,这几条不仅国际交往适用,国内交往也是有重要参考价值的。
第一,尊重为本,善于表达,要主动沟通。
第二,客人吃饭的时候不要问开放型问题。比如你问人家喜欢吃什么。。
第三,第一次请人吃饭一定要问“你不吃什么”。如穆斯林除了不吃猪肉还不吃烟酒、动物血液等;欧美国家一般不吃宠物,包括鸽子、兔肉等。
第四,让菜不夹菜。你可以给别人介绍推荐某一样菜品,但是不要夹给别人。
第五,不灌酒。
如果给礼仪下一个专业的定义,金教授认为:“礼仪是习惯法。”在金教授眼里,有三种法,包括生老病死、刮风下雨这些自然规律的自然法,最常见的成文法,还有就是习惯法。礼出于俗,礼仪是约定俗成的东西,在某一范围之内,它是人际交往中交际的最大公约数。
讲礼仪就是讲规矩,就是讲教养,讲礼仪体现一个人的软实力。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涉外礼仪是对外交往的,不是对自家人的。
最后一个问题“两排座的车,哪个位置是上座?”金教授找了两名现场的听众来回答。
在公布答案之前,他首先指出两名同学的问题:不够主动。站起来回答是好的,但是回答之前没有问好也没有自我介绍,这是一个主动表达和推广自己的机会。
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。车种不同答案也不同。对于越野车来说,副驾驶座是上座,因为越野车的底盘高,副驾驶座的视野最好。而对于普通的轿车,也需要分情况。若是有专职司机的轿车,上座位置在副驾驶座正后方的位置。金教授指出,说后排右侧的答案并不准确,因为这是针对中国大陆的答案,很多欧美国家甚至香港地区就不是这样了。而若是主人开车,那么上座便是副驾,这种情况下作为客人独自坐到后排也是不礼貌的行为。
与人交往三个台阶构成形象,即知名度、美誉度、认同度。首先让人记住你,然后让交往对象对你有好的印象,当然知名度觉得美誉度。最后有了认同度。
金教授说,国内交往也好国际交往也好,要跟别人沟通有三点很重要。第一,遵守惯例,就是要讲习惯。在国内讲普通话,在国外就要讲国际普通话。第二,换位思考的规则。但凡一个有交往意识的人,都知道跟别人打交道要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。第三,也是金教授最想说的,是一种欣赏别人的境界。一般人看人要么吹毛求疵,要么看成绩看优点。当你欣赏别人的时候,每个人在你眼里都是天使,当你挑剔别人的时候,每个人在你眼里都是恶魔,你的生活工作也会让你觉得枯燥无味。心态决定状态,气度决定高度。我们的敌人往往都是自己寻找和制造出来的。一个有良好教养的人,跟别人打交道知道“智者求同”,愚者才求异。
讲座最后,金教授这样总结礼仪:“礼仪者,宜也。”礼仪就是此时此刻应该讲的规矩。就像那个没有标准的上座问题,“客人愿意坐在哪里,哪里就是上座。”道理就是那么简单。